- 基本情况
- 队伍建设
- 内容建设
- 成果成效
- 支持保障
- 建设计划
【设置形式】
依托职能部门设置 (依托单位名称: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
【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一、西安交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受学校课程思政领导小组领导,领导小组委任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物理学院王小力教授担任主任,教务处负责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工作的副处长杨建科教授任副主任。
(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财务处等为成员单位)
二、中心下设课程思政建设专家委员会。由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陶文铨院士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首届杰出教学奖何雅玲院士担任副主任,校内外专家、国省教学名师、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王宏波、卢黎歌等任委员。
三、中心下设办公室。教务处副处长杨建科教授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课程思政建设各项工作。
四、中心下设各教学单位课程思政建设分中心(工科电类、机类、理学、医学、人文、经管和教发中心等)。分中心在学校中心指导下开展课程思政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和教学改革,由分管教学的负责人担任分中心主任,负责组织推进本单位课程思政建设。
【中心负责人】
王小力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兼职督学
【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实践情况】
一、坚持“立德树人”育人宗旨。 1982年初开始任教,忠诚党的教育方针,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自觉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把最好、最有价值的东西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们成为最优秀的人,成为国家、民族、世界的有用之才为目标,在本科教学一线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与实践,40年如一 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书育人理念和师德风范。
二、深化“课程思政”内涵发展。 长期以来,以教授知识为载体,深化西安交通大学“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优良传统和“西迁精神”内涵,系统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新模式与新方法,注重在教学中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作风融为一体,将课程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经典内容与科技进步相结合、视野格局与使命担当相结合 ,做到常教常新、与时俱进,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实现全面发展。
三、勇于“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最新诺贝尔奖内容、 “两弹一星”、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国之重器等科技成果、前沿动态,融入中外科学家生动故事、自身科研 体会与成长经历等,不断挖掘、传递、提炼和开发培养学生思维、 能力、素质和受益终身的课程思政内容。教育引领学生既掌握知识 ,更提升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使命担当、国际视野、敢于超越的自觉性,促进学生成长有目标、有眼界、有胸怀、有追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
一、近三年来,围绕教育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总要求,主持陕西省高校教改重点项目《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构建一流基础 物理教学的“两性一度”体系》;主持教育部物理课程教指委教改重点项目《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物理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作为 第一成员参与中国高教学会教研分会教改项目《中国高校金课建设推进平台计划》;主持西安交大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项目和团队建设 、教材建设等6项。从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模式、方法与考评等方面,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构建有机融合课程思政的“知识传 授、价值引领、素质提升”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70余个);创建与思政课协同工作机制;创建课程思政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交流,发挥好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2020年担任教育部物理课程教指委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常务副 主任和“金课工作坊”主任,组织调研、遴选案例、合作交流和师 资培训,推进物理课程思政建设。2016年主持《物理名师工作室》 ,培育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2020年主持融课程思政建设为核心 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发表“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中国大学教学》)、“做好“西迁精神”的新传人”(《中 国教育报》)等,撰写发表多篇课程思政研究报告,受到普遍好评 。
三、近三年,受邀在全国性会议和高校做课程思政建设报告25场 ,培训教师课程思政10余次,为推进课程思政建推广设做出贡献。
【获得的课程 思政相关奖励情况】
一、2020年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012年获陕西省师德标兵;2003年获陕西省首届教学名师;1992年获陕西省劳动模范 、优秀教师;1991年获陕西省高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18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创建五阶段递进式教师教学培养体系,打 造一流师资队伍,引领西部教师发展”。
二、近十年来,教书育人效果优秀,多次被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 ”;在全校评教中名列前茅(平均95分);在基础课程评教中,教 学效果优秀且位列第一。学生评价:1)富有很强的个人魅力,是一名很仔细、很耐心、很和蔼的老师,学生感到非常亲切,是学生 的贴心人和引路人;2)关心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既关爱学生 ,又严格要求,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引导,指导学生成为德智 双全的栋梁之才;3)治学严谨,讲课特别认真,条理清晰,很有激情,生动、精炼,由浅入深,娓娓道来,学生能在深入浅出的教 学中开展学习;4)教学中突出重点,激发学习兴趣,并介绍很多拓展知识,开阔学生眼界,治学态度、教学模式等令人十分钦佩 ;5)是一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热爱教学,热爱学生,深受学生 爱戴的好老师。
三、援疆三年,负责对口支援十年,胸怀大局,全身心奉献边疆教育事业发展,贡献突出,受到国家、自治区表彰和受援高校师生高 度赞扬。2008年获中央直属机关援疆干部先进个人,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优秀援疆干部;2011年获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突 出贡献个人。
【中心人员】
【发展定位和主要职责】
一、发展定位
坚持“立德树人”宗旨,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开展工作。探索开 展课程思政的特色道路、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能 力的提升机制、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评价体系等;推进学科、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模 式与方法创新,提升教师的自觉性与能力水平,将中心打造成质量一流、引领西部 、辐射全国的课程思政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高地。
二、主要职责
1)统筹规划与组织课程思政建设。落实领导小组部署,制定计划方案,建立健全分 中心、工作坊等组织架构。
2)开展课程思政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规划研究项目,组织建设案例库,选树一批 试点和示范课程。
3)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水平。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教 学展示和观摩交流,推进合作交流。
4)建立课程思政工作保障机制。构建有效激励政策、评价机制与质量监控体系。
5)发起和建设西部高校课程思政联盟,做好辐射示范。
【建设理念目标和已开展建设内容】
一、建设理念
1)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本任务,在各学科专业、各类型课程、全体教师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课程教学为载体,以知识、价值与能力融合为途径,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文化认同、“西迁精神”等育人元素与教学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道德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构建立体圈层结构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以思政课为内核,公共基础课、通识课 为支撑,专业课为辐射,第二课堂外围协同,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3)以课程思政引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以育人理念推进教学从知识向育人跃迁,以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全面带动一流课程建设。
二、建设情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课程、专业、教师、资源、政策、氛围等多维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制定《西安交通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在所有课堂推进“学理、政理、事理”三理贯通,“讲授、讨论、实践”三环相扣的 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
2)组织编写《西安交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系列,2019年版已出版(书号 :ISBN978-7-5693-1761-9)。
3)组织院士、领军学者领衔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在600门课程和70个专业/学科中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从中评选100门校级示范课程、19个示范专业/学科 ,20位优秀教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4)组织各专业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大纲修订、专业实践等环节融入课程思政。
5)开展理工文医分类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推进会,对各学院提出指导性建议,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6)举办领军学者谈课程思政专场25次、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和工作坊50余次,提升教师的政治品质和教学能力。
7)支持129项教改项目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提前布局,转化成果,发表多篇课程思政教改论文。
8)结合学校优良传统与优势,布局课程思政课程群的建设,打造“西迁精神与交大故事”“一带一路与文化交流融通”“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人类未来”等特色课程。
9)在主页设立“课程思政交大行动”新闻专栏,形成全校关注和认同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
10)总结学校“四聚焦、四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被教育部网站采纳并推广。在学习强国平台发表近10篇课程思政文章。
【探索创新情况】
一、落实“三进”要求、凝聚群体智慧
充分发挥所有教师的智慧与力量,全面落实习近平教育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 头脑”,研究与探索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各课程教学、各学科专业建设方法。
二、传承西迁精神,培育使命担当
引导教师把“胸怀大局、为国奉献、迎难而上、使命担当”的西迁精神有机融入教 学,教育学生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力量。打造和丰富慕课《西迁教授谈 教学》、话剧《追忆西迁年华》、秦腔《大树西迁》等多样化育人载体。
三、领军学者示范、引领效应显著
组织院士、名师领衔开展课程思政。邱爱慈院士的“聚变能源与等离子体”课程弘 扬“马兰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陶文铨院士在“战疫公开课”上勉励学生面临 困难坚忍不拔、永葆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全校教师们线上观摩学习院士公开课 ,纷纷投身课程思政建设,累计600门课程参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100门优秀 示范课程脱颖而出。
四、典型案例引路,创新教学范式
支持教师用好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课堂模式创新。例如,“燃烧学”课堂上“理工 人文交融,认知梯级强化”教学模式,“机能实验学”课堂上会讲医学专家爱岗敬 业故事的智能机器人“仙医小胖”都是典型创新范式。
五、践行“三理贯通,三环相扣”创新
将“学理、政理、事理”三理贯通,“讲授、讨论、实践”三环相扣的新理念和新 模式在教学中推广应用,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 。
【资源建设情况】
一、示范课程、专业、团队建设
通过政策激励、示范引领等方式推动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分三批共评选出《燃 烧学》等本科示范课程77门,《工程伦理》等研究生课程25门,化学等示范专业 10个,医学等示范学科9个。通过教学竞赛评选出赵升吨教授等优秀教师20人。总结 示范课程、专业/学科的课程思政阶段性成果,汇集成册。
二、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
组织示范课教师每年编写出版《西安交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目前已出版 2019年版,2020年版正在编写中,预计今年末出版。通过多种案例,展示不同专业 、不同类型课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与之紧密结合的知识体系的经验。丰 富课程思政案例库,并将经验推广到全国。
三、课程思政主页专栏建设
学校主页设“课程思政交大行动”专栏,发布新闻50余篇,宣传推广课程思政建设 经验成果,教务处主页设“课程思政大家谈”专栏,构建宣传展示数字化平台。
四、课程思政参考材料建设
将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教育部课程思政相关文件 、《中国力量》、《大国重器》等系列丛书及课程思政论文中的精华、示范课程、 专业、教师经验、汇编成课程思政参考材料10余万字,发给各学院、教师学习交流 。
五、西迁精神及红色文化资源建设
联合我校西迁博物馆定期开展西迁精神资源展览,因地制宜组织到延安革命圣地参 观体验等活动,强化红色基因传承。
【培训交流情况】
一、汇聚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合力
联系对接马院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结对子,共同进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等。
二、领军学者课程思政系列报告
邀请南大李向东,上交李梁,清华大学朱邦芬、艾四林,华师大褚君浩,复旦大学 徐珂、王全瑞、金晓锋,中山大学王金发、南航施大宁、西安电子科技大夏永林等 领军学者举办25次课程思政报告会,传授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经验,各院教学院长 、系主任、一线教师等计3000人次参会。
三、理工文医分类课程思政推进会
分别召开工科电类、机类、理学、人文、经管、医学等专业课程思政推进会,教学 院长、教师代表等500余人参会,组织学习相关文件,请专家分析不同学科专业情况 并提出工作要求。
四、组织各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坊和研讨会
邀请马知恩、冯博琴、王小力等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宏波、卢黎歌等马院专家下学 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坊活动40余次,覆盖几乎所有专业学科,教师累计1000人次参 加,强化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
五、组织参加全国性研讨会、培训会
组织中心成员、教师累计100人次参加全国性和高校举办的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做 专题报告,反响热烈。组织参加陕西省高校课程思政能力培训班(西安2020.10)等 培训会7次。
六、“新港报告”课程思政系列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跨学科交叉、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融入交大创 新港“新港报告”,主要面向研究生,累计受益学生达20000余人。
【评价体系建设情况】
一、教师激励机制建设
在各类考核评估评价中落细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双 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的核心指标,作为学科及教学评估、专业认证的重要内容,作为师德师风、岗位聘用、绩效考核、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各类教学成果 奖、教学名师、教材奖等评选中突出对课程思政的刚性要求,加大对优秀成果支持 力度。
二、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1)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研究制订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在《西安交通大 学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实施办法》(西交教〔2017〕69号)中加入课程思政考评 指标。从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教学管理人员评价和教师自评等多维度 判断课程育人质量,形成“评价、引导、反馈、提高”的良性课程思政质量评价机 制。
2)要求各类课程编写课程思政教案,制定课程思政教案评价标准,如教案要体现课 程思政总体目标、章节要设计课程思政建设要点、典型案例、教学方法等。并制定 了课程思政专业评价标准、教材评价标准等,让课程标准体系化。
3)加强各“名师工作室”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作用,明确工作室在培养后备名 师、学术交流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和要求。
4)聘请优秀教师充实教学督导队伍,明确教学督导在听课中的课程思政的检查要求 ,并指导任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
5)加强教师的任课资格审核、教学能力培训、授课竞赛等活动中关于融入课程思政 的要求,推动教师“思想、能力提升双丰收”。
【成果取得情况】
一、教育部网站介绍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中心总结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西安交通大学四聚焦、四结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被教育部采纳并推广。
二、学习强国平台分享 在中央宣传部的学习强国平台上发布了以“西安交通大学:创新设计“教育陶冶法 ”开展课程思政”、“战“疫”必胜 课程思政在行动——西安交通大学疫情防控期 间开展课程思政纪实”、“思政“设计”润物无声 激情“燃烧”三尺讲台——记能 动学院周屈兰、李娜教学团队”为代表的近10篇文章,点击量超过15万次。
三、社会媒体报道 医学部的“小胖”讲“思政”——智能机器人教学助手走进实验课堂”等20篇新闻 被中国教育在线、大公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央广网、新华网、人民网、 西安日报、三秦都市报等20余家媒体进行了120余次采访、报道和宣传。
四、《西安交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组织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师编写《西安交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系列书籍 ,2019年版已出版,2020年版在编写中。通过多种案例,展示不同专业、不同类型 课程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构建与之紧密结合的知识体系的做法,为一线教师开展课 程思政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五、教改项目成果经教师申报、学院初评、学校专家组评审,评出2020年,2021年两批课程思政教改项目129项(本科生99项,研究生30项,重点项目38项,一般项目91项)。教师基于 教改项目发表如“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课程思政在技能实验教学中 的探索与实践”等论文30余篇,发表在《中国大学教学》、《思想教育研究》等重 要期刊上。
六、课程思政获奖 以“燃烧学”“复杂机电系统的人工智能控制技术”为代表的10门课程(本科生6门 ,研究生4门)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学物理”等3门课程申报国家级 示范课程。王奕轩获得2020年陕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课程思政教学能手 。
【成果使用情况】
一、发挥领军学者、一流课程、专业的示范效用针对示范课程、专业/学科、优秀教师进行线上线下的宣传推广,开展公开观摩课 ,显著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
二、发挥课程思政各学院分中心作用分中心组织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学习课程思政文件精神、案例集、课程思政建设参考材料等,建立定期集体教研制度。
三、发挥主页专栏等媒体的宣传效用在“课程思政交大行动”主页专栏定期发布新闻,分享示范课程、专业/学科、优秀教师教学经验、建设成果。
四、转化教改项目成果组织129项课程思政教改项目负责教师,聚焦课程思政实施条件、机制、评价标准、 问题及对策等进行研究,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实的实践支撑。
五、用好交大西迁及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西迁精神,组织师生观看话剧《追忆西迁年华》、秦腔《大树西迁》等。面向骨干教师和后备名师,先后两次组织赴井冈山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培训。
六、用好抗疫精神资源疫情期间,组织所有授课教师结合抗疫精神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
七、中心成果在校外的影响辐射。 中心成员王小力、王宏波、卢黎歌、杨建科、周屈兰、王奕轩多次在全国高校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报告等。 西安交通大学“四聚焦四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被教育部采纳并推广。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课程思政教学经验近10篇,总点击量达10万余次,形成很好的社会影响。
【政策方面】
一、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通过专家研讨、调查问卷、教师座谈等活动,调研梳理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 题。坚持问题导向,制定《西安交通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践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
二、学校各项工作要点和配套制度
1)出台《西安交通大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20条》(西交党发〔2019〕12号 ),明确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推进,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联动,形成育人合 力。
2)近三年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课程思政建设都是重要内容。2021年度将落实党 委主体责任,书记、校长进课堂讲授课程思政制度,课程思政平台搭建等作为 “书 记校长开局项目”,写入年度工作要点(西交党发〔2021〕8号),学校“十四五 ”规划中专门提出要在全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
3)党委组织部、教师工作部等部门从各自工作视角,提出落实课程思政具体要求 ,先后出台《西安交通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方案 》(西交党发〔2018〕6号)、《西安交通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 施办法》(西交人〔2018〕55)号等一系列文件,指明课程思政建设任务和要求。
三、中心牵引、院系落实、部门协同 中心加强顶层规划,制定具体方案政策。相关部门合力推进,各课程思政分中心负 责具体落实。形成学校(中心)、学院、教师、部门贯通建设的新格局。
【经费方面】
一、经费支持及其来源
学校近年来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经费支持,建设经费来源日益多样、力度也逐年增大。
1)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经费中设立课程思政专项预算,由教务处、研究 生院专项支持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和教改研究。学校宣传部门、教师教学发展中 心等部门也设置项目支持课程思政建设。
2)2018年课程思政专项预算70万,2019年110万,2020年110万,2021年160万,加上 学校其他部门,近4年学校层面支持超过500万。
3)校外经费支持。各教指委、高教学会、出版社出资支持在课程、教材、教改等方 面开展课程思政,不少教学组织和教师得到经费支持。
二、中心专项经费使用标准
示范课程建设经费2万/门 示范专业/学科建设经费10万/个 课程思政优秀教师1万/人 课程思政教改项目经费重点2万元/项,普通1万元/项 课程思政差旅费约4000元/人/次 课程思政培训费1600元/人/次 校外专家差旅费+报告费 1万元/人/次 校内专家讲座费1000元/人/次 专家评审费500元/人/次
【条件方面】
一、课程思政教研中心办公室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在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院、教师工作部、教发中心等实 体部门设有办公室,各教学单位课程思政分中心办公室设在西部科技创新港校区各 学院的党员之家或教工之家,总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并配有专职人员。
二、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
西迁博物馆为传播西迁精神,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展馆。建筑面积约为3760平 方米,展馆以图文实物和多媒体等展陈形式溯源南洋、致敬西迁、向西而歌,集中 体现西迁人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示西迁精神激励一代代知识分子奋 勇前进的磅礴伟力。
三、课程思政报告厅
领军学者谈课程思政等全校性课程思政报告会一般常用地点为西部科技创新港千人 报告厅、教学主楼多功能报告厅、科学馆101报告厅、丝路报告厅(教2-1400)等 ,较小型的报告会多选用钱学森图书馆的星空报告厅等。
四、校级教学名师工作室
学校设有由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的“名师工作室”10余个,分布在 工科、理科、文科、医科等各个方面,将作为中心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交流的 重要基地。
一、问题困难
1)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自觉性和内生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2)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和创新方法不足,育人成效不够显著。
3)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与成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二、今后五年规划
1)持续加强宣传引导,拓展“课程思政交大行动”专栏影响,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营造认同,将课程思政建设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要做好”升级。
2)每年组织全校性课程思政系列报告会10场,全国性课程思政研讨会1次,分中心工作坊50次,持续深化教师课程思政认识和提升能力水平。
3)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与平台,联合分中心深入基层教学组织指导开展工作。继续聘任思政课教师进专业课课堂,结对开展课程思政。
4)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五年内建成200门以上示范课程,50个以上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布局建设3个具有交大特色的示范课程群。
5)2021年底前,建成中心课程思政专题网站,供校内外教师观摩学习和交流;2022年起 ,编发课程思政年度工作报告;2023年联合兄弟单位筹办课程思政建设刊物,为课程思政创 建高质量交流平台;完成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构;2024年与兄弟高校一起组建西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联盟,共同推动西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2025年实现全体教师课程思政培训全覆盖 、全体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彻底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协同,校、院、部门、教师贯通的“大思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