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王小力,男,汉族,1956年生,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二级),江苏无锡人,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劳动模范、教学名师、师德标兵、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宝钢优秀教师奖、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王宽诚育才奖获得者,教育部对口支援突出贡献先进个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援疆干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夏洛特分校访问学者、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达拉斯分校高级访问学者。现任教育部对口支援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人民政府督学,教育部高校课程思政教研示范中心主任,教育部物理课程虚拟教研室主任,教育部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陕西省高教学会院校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校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王小力名师工作室》主任,《实验技术与管理》编委副主任,《大学物理》《物理与工程》编委。主持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量子物理MOOC课程等。
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厅长级)兼党校校长,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第三、四、五届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副主任,陕西省第四届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西安交大科技创新港建设总指挥、发展规划与重点建设办公室(985办)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重点建设与条件保障处处长、电视广播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物理系副主任、大学物理部主任等。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冶金部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重点项目、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改重点攻关项目、教指委教改重点项目等40余项,主编和参编教材20余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70名,发表论文300余篇,专利40余项。
人物照片
人物简介
王小力 教授(二级),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领军学者,陕西省人民政府督学,校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自1982年1月起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宗旨,师德品质高尚,学术底蕴丰厚,授课生动,感染力强,教学特别优秀,被学生多年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学校评教统计评价均在95分以上。曾开设《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学(理论)》、《大学物理实验》、《光学实验》、少年班《预科物理》、线上《大学物理》、《量子物理》MOOC等,累计教授学生近万名。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王宽诚育才奖、陕西省劳动模范、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目前,主持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物理》、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讲《大学物理》《量子物理》MOOC在线课程;主持高校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改重点项目、校级教改重点项目(总负责),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钱学森学院教改项目,校级“十四五”规划教学建设项目等。
人物档案 人物传记
中文名:王小力
国 籍:中国
籍 贯:江苏无锡
出生日期:1956年
毕业院校:西安交通大学
职 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职 称:教授
【工作经历】
2022 -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主任,校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 (2022-2026)
2021 - 教育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主任,物理课程教指委《金课》工作坊主任
2020 - 教育部物理课程教指委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物理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
2019 - 陕西省人民政府兼职督学,校医工交叉研究项目管理委员会主任、《学科建设》编委会主编
2012 - 教育部对口支援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9 - 校教学委员会委员,真空微电子与微电子机械研究所所长,西安纳米科技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2016 - 《王小力名师工作室》主任、城市学院《王小力名师工作室》主任(2021)
2009 - 2022 校党委《发展研究报告》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年鉴》主编,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2009 - 2019 校第十一届、十二届党委委员(15-22)、常委、副书记、常务副书记(正厅长级)兼党校校长,首届大学生党委书记(兼),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干部培训基地领导小组副组长 陕西省第四届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首任总指挥,校120周年校庆工作总指挥,校对口支援工作、学生军训、学生赛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2010 - 2014 中国高教学会薪酬管理分会副理事长、教师管理分会常务理事
2009 - 2015 第5届耶鲁-中国大学领导高级研修班(美国,纽黑文)、第7届耶鲁-中国大学领导高级研修班(中国,杭州),谈马锡基金会大学领导力项目培训班(新加坡)
2006 - 2009 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北校区管委会主任(援疆)、交大副校级干部
2003 - 2006 校发展规划与重点建设办公室(985、211)主任、兼重点建设与条件保障处处长、招投标办公室主任
2001 - 2003 研究生院副院长兼“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办公室主任、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秘书长(兼)
2000 - 2001 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达拉斯分校(UTD)电机与计算机工程系高级访问学者
1995 - 2018 教育部高校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届),教育部高校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7 - 2000 校十届党委委员、党委统战部部长、兼广播电视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1995 - 1997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夏洛特分校(UNCC)电机工程系访问学者
1992 - 1997 校第九届党委委员,理学院大学物理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
1988 - 1994 物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物理系副主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学位)
1988 - 1990 教务处拔尖人才培养协管(教改班、少年班)(兼)
1985 - 西安交通大学助教、讲师(1987)、副教授(1992)、教授(1996)、博导(2004)、领军学者(2020)
1982 - 1985 西北工业大学基础部物理教研室助教、教学秘书
1978 - 1982 西北工业大学基础部物理师资班(77级,工学学士学位)
1977 - 1978 西安风雷仪表厂(国营618厂)理化车间工人(西安红旗手表厂进修)
1974 - 1977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伯仕公社平罗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下乡知青
【访问国际和地区知名大学】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夏洛特分校(1996.1);德州州立大学达拉斯分校(2000.1);加利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2000.5);耶鲁大学(2009.10);哥伦比亚大学(2009.10); 斯坦福大学(2012.9);明尼苏达大学(2012.9);康涅狄格大学(2012.9,2013.5);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2015.2)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2015.3)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2013.7)、喀山联邦大学(2013.7)
台湾:政治大学、义守大学(2010.6)
香港:香港大学(2005.5,2018.4);香港科技大学(2005.5,2011.11);香港理工大学(2005.5,2010.10,2011.11,2017.12);香港中文大学(2018.4)
韩国:高丽大学、国家科学技术院、汉阳大学、成均馆大学、韩南大学、首尔市立大学(2009.9),忠北大学(2017.9)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皇后大学、渥太华大学(2004.10);卡尔加里大学(2013.5)
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巴黎九大、巴黎十一大(2003.10),巴黎五大(2016.6.),SKEMA商学院(2016.7. 2018.9),巴黎三大(新索邦大学)(2018.9),法国高等电力大学(2018.9)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2002.6)
瑞典:皇家工学院、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乌普萨拉大学、隆德大学(2002.6)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2002.5)
瑞士:苏黎世大学(2018.9)
荷兰:莱顿大学(2018.9)
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格林威治大学、诺丁汉大学(2019.8)
【访问国际组织、中国驻外大使馆、国际与地区著名基金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使团(2018.9),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领事处(2018.9),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2015.3),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2009.10),中国驻瑞典大使馆(2002.6)
王宽诚基金会(2017.12,2018.4)、田家炳基金会(2017.12,2018.4)、唐君远基金会(2017.12,2018.4)
【社会兼职】
2022—教育部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专项调研组组长
2021—国家高校学科评估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项目特聘专家、工业与信息化部高校教材建设项目专家
2021—西北工业大学、空军工程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2021—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委员会专家
2020—教育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专项检查组组长
2019—陕西省人民政府督学(兼职)
2012—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2005—教育部高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西北地区工作委员会委员、顾问(2019.5)
2019—教育部高校物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西北地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顾问(2019.2)
2017—《大学物理》第十届、第十一届编委会委员
2013—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会副理事长
2012—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2005—《物理与工程》编委会委员、副主任、顾问(2020.1),课程思政专栏主编(2020.12)
2004—《实验技术与管理》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届编委会副主任
【科研成果】
著作 | 作者 | 日期 | 出版社 |
杨晨 张海波 王小力 耿莉 | 2020-07-28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
桂小琰 李凯 耿莉 王小力 | 2020-07-08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
韩传余 张骐智 韩峥嵘 方胜利 王小力 | 2020-07-06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
杨晨 王逸洲 姚人杰 王小力 耿莉 | 2020-05-22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
杨晨 王逸洲 王小力 耿莉 | 2020-05-08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
韩传余 韩峥嵘 方胜利 张骐智 王小力 | 2020-03-10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
杨晨 张海波 王小力等 | 2019-05-13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号:201910395234.3【P】 | |
杨晨 张海波 王小力等 | 2019-05-13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号:201910394463.3【P】 | |
桂小焱 李凯 耿莉 王小力 | 2018-10-20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号:201810344436.0【P】 | |
杨晨 张海波 王小力等 | 2018-09-25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号:201811115052.8【P】 | |
王小力、刘卫华、李昕、贺永宁、魏仙琦、马可 | 2015-03-04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
教育部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王小力等 | 2011-04-01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焦少杰、王嘉寅、王小力、周远等 | 2011-03-23 | 国家版权保护中心(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 |
王小力、张孝林、徐忠锋 | 2009-06-01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
王小力等主编 | 2008-11-16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王小力、张孝林、徐忠锋 | 2007-01-02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
吴百诗主编、张孝林、王小力等参编 | 2004-12-01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张孝林主编,王小力等参编 | 2002-05-01 | 科学出版社 | |
吴百诗主编、焦兆焕、王小力等参编 | 2001-01-03 | 科学出版社 | |
张淳民主编、王小力等参编 | 2001-01-01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论文名称 | 作者 | 日期 | 期刊 |
王小力 刘钰新 杨美玲 高宏 刘遥 | 2022-11-30 | 西安交通大学发展研究报告 | |
王小力、雷利利、马晓彬 | 2022-07-15 | 西安交通大学发展研究报告 | |
王小力 | 2022-04-30 | 西安交通大学发展研究报告 | |
王小力 | 2021-01-01 | 中国科学报 | |
Graphene oxide/graphene hybrid film with ultrahigh ammonia sensing performance | Nguyen The Hue, Qiang Wu , Weihua Liu , Xiangrui Bu , Haiyang Wu , Chang Wang , Xin Li and Xiaoli Wang | 2020-12-23 | Nanotechnology |
李睿航 方爱平 陈子龙 齐颢然 张笑儒 程涵宇 冯乐 罗禧祯 田蓬勃 刘萍 王小力 | 2020-12-04 | 大学物理 | |
Yantao Zhang, Yubin Yuan, Guiming Cao, Chuanyu Han, Xin Li, Xiaoli Wang, Guohe Zhang, Li Geng, Weihua Liu | 2020-11-12 | Carbon | |
王小力 | 2020-11-05 | 中国大学教学 | |
王小力 黄忠德 陈腾 李雅石 | 2020-11-01 | 西安交通大学发展研究报告 | |
竹有章 韩星星 牛海波 王小力 | 2020-10-15 | 物理与工程 | |
Kang Liu, Hongwang Cui, Li Zhu, Xin Li , Weihua Liu , Associate Member, IEEE , Chuanyu Han, and Xiaoli Wang | 2020-09-24 |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 |
Chen Yang , Yizhou Wang, Xiaoli Wang, and Li Geng | 2020-09-09 |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 |
王小力 | 2020-07-24 | 西安交通大学发展研究报告 | |
Highly tunable gas sensing performance of graphene-metal contact by gate bias | Xiangrui Bu, Fa Ma, Haiyang Wu, Qiang Wu, Chuanyu Han, Xiaoli Wang, Xin Li, Weihua Liu ⇑ | 2020-06-08 | Materials Letters |
王欢 王常 吴海洋 李昕 刘卫华 韩传余 王小力 | 2020-04-21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
王小力 | 2020-04-20 | 西安交通大学发展研究报告 | |
High-dimensional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based on mutually partially unbiased bases | 王傅民,张沛,王小力等 | 2020-03-23 | PHYSICAL REVIEW A |
魏仙琦、王小力等 | 2020-03-15 |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 | |
Chuan Yu Han , Member, IEEE , Zhi Xing Zhang, Wei Hua Liu , Xin Li, Li Geng , Leizhi Wang , and Xiao Li Wang | 2020-02-15 |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 |
吕腾博 刘丽 刘卫华 李昕 王小力 | 2020-01-20 | 大学物理 |
人物专访 人物访谈
【学科交叉】王小力:医工交叉还需制度“沃土” -西安交通大学-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 (xjtu.edu.cn)
人物故事
西安交通大学王小力:岁年生龄风华茂,几尺台前万丈山 —陕西站—中国教育在线 (eol.cn)
2020年末,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班的王小力老师收到两名学生的来信。学生在信中满怀深情地说:“尊敬的王老师,您是我求学十余年间遇到的最令我尊敬的老师,谨以此信表达我的尊敬喜爱之情”。这位以学识和品行折服学生的老师,担任钱学森班《大学物理》课程主讲已有十三年了,被学生年年评为“我最喜爱教师”。学生评价其“老师广博的积淀与虚怀若谷,躬亲育人之意,使老师愈发伟大,令人仰视”。
教学理念创新:做人才成长的引领者
王小力老师从1982年元月开始任教,始终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不断探索与实践,四十年如一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和风格。2009年初开始承担钱学森班的《大学物理》教学,即使作为学校领导工作繁重也从没有影响过上课,始终以一名普通教师身份为学校的拔尖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小力老师出身于教师之家,母亲是全国优秀教师,他自幼受到父母的影响,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牢记“立德树人”宗旨,对教育教学事业充满热爱。从最初的“教学凭良心”,到后来的“做教育事业的园丁”,再到如今的“做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王小力的责任感、使命感越来越强烈,育人理念和教学情怀也不断得到升华。他常常提到,“我的心愿,就是把最好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们成为最优秀的人,成为国家、民族、世界的有用之才。”
什么才是最好的、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不仅是指那些经过呕心沥血提炼浓缩的知识精华,更是指那些能够让学生超越课程本身、受益终身的东西。“把知识作为载体,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作风融入其中,使学生一生都能够在科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开拓创新”王小力老师满含深情地说到。他虽然教授课程已40年,但准备每节课坚持反复琢磨、优选翻新、精益求精、不断提升,每次课后都认真总结,已成为其常态。他常结合教学引入最新的诺贝尔奖内容、最新的国内外科技成果、最新的科技动态、最新的科技应用、“两弹一星”、纳米科技、量子通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的科技成果和生动故事等介绍给学生。他经常叮嘱学生,不能只埋头于课本知识,要多关注目前科技前沿在哪里、本学科发展趋势是什么、其他学科在做什么,要了解未来的学科布局、学科方向和交叉,知道未来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什么样的人才素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什么样的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会有目标、有眼界、有追求,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兴趣、活力和动力。
“让学生成为最优秀的人”,这不是一句空话。除了知识领域的学习,王小力老师还致力于将学生引领到更高的层次。他引用耶鲁大学关于人才培养的三个核心要素来引导学生:社会责任、批判性思维和国际视野。这里首先说的是学生要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其次是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敢于超越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本领,最后强调了开阔的视野以及所带来的大胸怀和大格局。王小力老师就是这样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要求。
课程思政创新:做塑造灵魂的艺术家
“引领者”不仅是王小力老师对自己课程教师身份的定位,更是对自己塑造灵魂艺术家的定位。身为教育部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他奉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理念,始终将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等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常鼓励学生学习要有一股“精气神”,引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社会环境和精神世界。他常会与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当知青、做工人、出国求学、援疆等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和弘扬西迁交大人的优良传统的体会,唤起学生对“西迁精神”、改革开放更深刻的领悟;他会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关注需求、增加阅历,比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报告会和学术竞赛,在毕业求职季时去了解社会需求,在“实验室开放日”时走进各类重点实验室,在课堂教学之后与学生们一道探讨科学家精神,等等。有学生评价:“王老师着实是一位哲学大师,能够将讲台变为自己传道授业的舞台。对于学生而言,一位能够俯下身来演就知识的老师是多么难得啊。老师于学海之中抽身俯教,本身已难能可贵;而进一步成就的思行转接,则更显珍重。”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位真正的引领者,必是以身作则的典范。王小力老师受益于与一位获Nobel奖提名的教授的深入交流,即科学家、教育家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对本职工作无限热爱、全心投入、一丝不苟、毕生追求、从不懈怠。他以此来激励鞭策自己,始终对教书育人工作投入无限激情,努力把自身打造成为照亮学生人生方向的灯塔,打造成为学生奋斗前行的示范。他常说,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而教师的思想建设、品质建设、能力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是关键。王小力老师的教学实践表明,好教师的思想境界、胸怀站位、言谈举止、人格魅力、精神风貌都是很好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老师教学活动的“示范性”以及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决定了与思想教育密切相关的师生关系和课程新形态,势必产生强大的价值引领作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王小力老师坚持交通大学125年形成的“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的优良传统,其全力以赴、不懈努力为钱学森班带来了令人振奋的精神活力。钱学森班的学生们思维活跃、学习活跃、勤奋努力、善于钻研,每节课后都会有同学与王小力老师展开讨论,并常常忘记时间,很多次教学楼里最后都只留下他们忘我讨论的坚定身影。但是不管多晚,王小力老师都始终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耐心解答、循循善诱,用心呵护同学们旺盛的求知欲和灵感迸发的小火苗。这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他们奋发上进,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
历年来,钱学森班同学们的物理学习成绩优秀率达90%以上,远高于全校的平均成绩,学生们还积极参加了学校多种科技竞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在钱学森班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以王小力老师为负责人的“大学物理教学团队”和“大学物理”课程分别获批钱学森学院“荣誉教学团队A类”和“荣誉课程A类”建设项目。
学生对其予以高度评价:
“王老师治学严谨,讲课特别认真,条理清晰,很有激情,生动、精炼,由浅入深,娓娓道来,学生能在深入浅出的教学中开展学习。”
“王老师教学中能够突出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并介绍很多拓展知识,开阔学生眼界,治学态度、教学模式等令人十分钦佩。”
“王老师富有很强的个人魅力,关心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既关爱学生,又严格要求,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引导,指导学生成为德智双全的栋梁之才。”
“大师之大,在于广博,在于深邃,更在于亲切,在于心和。如果没有这种待人接物的伟大心境,便不能成就大师之意。我无意于戴上大师的帽子,但老师值得我倾心学习之处,便一定要继承发扬。我希冀着,不让老师失望。”
这些,正是对一位育人者与引领者的最大肯定与安慰。
最后,以学生为王小力老师所作的一首诗结尾,概况其从事教育事业的灵魂与繁荣:
师 匠
岁年生龄风华茂,几尺台前万丈山。
先起飞星临窗月,后来新灯黎乍明。
桃林杏园河源广,天下尽布客茶花。
思吾兮心所怀表,归真兮沫濡康愿。
资料来源:
进入我的个人主页空间 - 王 小力 - 教师个人主页 (xjtu.edu.cn)
王小力(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_百度百科 (baidu.com)
西安交通大学王小力:岁年生龄风华茂,几尺台前万丈山 —陕西站—中国教育在线 (eol.cn)